三环节、八程序
水利工程白蚁综合灭治法主要技术措施
“三环节八程序”综合治理措施,是通过灭杀、灌浆、预防三环节,“找”(引)、标、杀、"找"、标、灌、
"找"(引)、杀(防)八个程序,将灭蚁、灌浆加固堤坝和预防蚁害有机结合,达到防治白蚁和保护水
利工程安全的目标。
01“杀”环节
1、“找”引
查找白蚁外露特征物图


分飞孔 候飞室


泥被 泥线


鸡枞菌 白蚁监测
2、“标”
标记白蚁外露特征中心点,有利于准确投饵和第二环节找菌灌浆的目标,有利于工程管理,所有堤坝应按标准设立固定桩号。

白蚁外露特征位置标记

3、“杀”
通过上述方法找出白蚁活动及其外露特征并标记好,对分飞孔、泥被、泥线、白蚁喜食物、蚁巢伞等投放诱杀饵剂。
先引后杀:未能找到白蚁活动迹象时,埋设白蚁喜食物,引到白蚁后再投放饵剂。
引杀结合:在出现蚁害的地方,埋设饵剂进行诱杀。


引杀结合 引杀结合
02“灌”环节
1、“找”
查找死巢指示物供造孔对巢灌浆。死巢指示物一般是炭角菌属的炭棒菌、鹿角菌、针形菌等。找不到时,可结合分飞孔分布情况分析确定死亡蚁巢位置。


炭棒菌 鹿角菌

找菌时,可按分飞孔投饵时,用上图所示方法,先半圆后半圆外,可找到87%以上的巢腔。
2、“标”
标记死亡蚁巢炭角菌出菌点、投放饵剂不出菌的分飞孔或投放饵剂取食后不出菌的泥被、泥线位置。

炭角菌标记法
3、“灌”
充填死亡蚁巢腔,对炭角菌出菌点死亡蚁巢、投放饵剂不出菌的分飞孔上方位置进行对巢灌浆;对投放饵剂取食后不出菌的泥被、泥线位置进行浅灌
密灌,对巢灌浆和浅灌密灌均灌粘土浆。
1)对菌灌浆造孔法:下图a所示,在M点首先造1孔施灌,充填主巢巢穴,然后在以M点为圆心,以2.5m为半径的上半圆上均匀再造3孔施灌,以充填
主巢外围的菌圃和蚁道。

分飞孔上方造孔法:下图b所示,在以分飞孔密集中心0为圆心造1孔后,在以5m为半径的上半圆上均匀造5孔施灌。如这些孔均未有掉锥感或进浆量
未达0.3m³时,则以2.5m为半径与上5孔错开均匀再造4孔施灌。

2)浅灌密灌:一般一个坝段纵向布置若干排灌浆孔,排距、孔距、孔深可均匀为2.0m,灌浆孔呈梅花状布置。
03“防”环节
1、“找”(引)
查找蚁源区的白蚁外露特征或用喜食物引诱白蚁


查找白蚁外露特征 白蚁外露特征-泥线被
2、“杀”(防)
在蚁源区找到蚁患处重点投放药饵或埋设诱杀片进行灭杀。防止蚁源区白蚁分飞至堤坝上形成新的蚁害。


埋片灭杀 埋片灭杀
04现场检查施工日志表

